根据今年2月份发布的《2012年手机网络安全报告》,二维条码已成为手机用户感染病毒新渠道。据腾讯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2月底,共检测二维条码网址达1701万条,拦截恶意网址达35.1万条。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也陆续出现了利用二维条码“包装”后实施诈骗的警情及扫二维条码后发现被扣费、浪费流量等案例。 移动互联网时代,二维条码成了网络浏览、下载、在线视频、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的入口。如今,广泛见到的二维条码火车票、飞机票等均属于二维条码电子凭证类别。二维条码已渐渐的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二维条码对于消费者是一个方便快捷享受服务应用工具,而对于商家,因其独特的大容量、低成本等诸多优点,成为商家的一个便捷移动营销平台,二维条码受移动技术青睐变得顺理成章。 当然在智能手机领域,所有的热门应用也都会受到病毒“青睐”。二维条码本身并没有病毒,它只是一个中介。但因为二维条码是抽象的矩形图形组成,人们无法判别它所承载的内容。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二维条码这个中介,将一些有毒或带插件的网址制作成为一个二维条码,然后对外宣称为优惠券、软件等,来诱导用户进行条码扫描。他们往往都是将“传统的诈骗套路”,套上高科技的外衣。而这种专门针对手机上网用户的诈骗手段,多是采用强制下载、安装应用软件等方式,达到获取推广费用或恶意扣费的目的。这种多元化的病毒传播渠道,使得手机病毒泛滥速度大幅加快,二维条码便成了手机病毒传播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