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 人口老龄化以及慢性病护理需求增强,以及患者意识的提高,都亟需有高品质、经济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资源限制使得政府和医院需要借助技术来确保患者安全和高品质医护服务。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实施电子病历(EHR)可增强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快速、安全、明智地制定诊疗决策的能力,提升疗效、提高效率。
以人为核心的医疗保健服务
个人统计信息、病史和化验室报告只是EHR中存储的重要数据的几个示例。由于该数据可随时随地跨医疗保健服务机构和不同地理位置,以电子方式供授权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和个人使用,EHR可帮助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商更高效地管理患者医护服务。
借助更完整的患者信息以及更加轻松的信息使用和共享,EHR可确保跨整个医疗保健价值链提供无缝患者体验。
亚洲国家积极实施国家电子病历
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开始认识到实施EHR的优势,正在顺应这一趋势。
新加坡卫生部(MOH)在2009年确立了国家电子病历(NEHR)愿景——新加坡人人拥有电子病历。 中国从2010年开始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医院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卫生部网站2010年10月14日发布《卫生部关于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的通知》及《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通知》指出,卫生部决定在北京市等22个省(区、市)部分区域和医院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
《方案》确定了试点工作的目标,即用1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开展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电子病历系统。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及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电子病历系统,中、东部地区、以及西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将迎来电子病历建设和应用的热潮。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医院电子病历市场将呈高速发展的趋势。
条码技术为EHR提供支持
条码技术可将物理元素转变为数字元素,为患者、资产和医疗保健从业者提供数字化环境,是EHR的主要支持因素。它是高度准确、便捷的快速数据录入方法。例如,护士可以从执行的任何服务或处置措施的主单据上扫描条码,以电子方式将处置措施输入EHR。
采用条码技术的收益实例,包括哈佛医学院的教学附属医院——布里格姆与妇科医院,据其报告称,实施条码系统后,药品错误减少了41%。此外,在2004/2005年,英国的国民医疗保健制度(NHS)面临超过4亿美元的医疗过失索赔,主要原因之一是患者身份识别错误,而这是可以通过实施EHR减少或彻底消除的。实施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条码,临床医生只需扫描唯一的患者条码标签即可识别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