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越来越多的人已了解到,现代化电子零售系统并不是一部先进的收银机或是读取条码的一种设备。电脑应用的普及,带给我们处理资料上的极大方便,销售点扫描操作不但可更快捷地收集资料,更可减低店员输入资料时的出错机会,提高了资料的可靠性。有了这些数据后,就可依据顾客的意向,作出更精确和及时的决定,同时亦提高了供应链的效率,实现及时处理的目标。
香港货品编码概况
香港货品编码协会(HKANA)1989年成立,当时货品编码及扫描在香港的零售业尚未普及。但时至今日,在短短的5年间,采用货品编码及扫描的商店激增。由于越来越多制造商使用原印条码,因此使用销售点(POS)扫描的商店亦日益增加。现在香港零售百货业纷纷仿效超级市场及便利店,采用销售点扫描系统读取附有原印条码的商品。为鼓励更多的商店采用销售点扫描系统,香港货品编码协会特别成立了一个零售百货业条码推广委员会(GMBC),委员会成员由香港著名百货公司担任。
条码对零售的影响
通常市面上的零售管理系统都依照一个模式建立而成,区别只在于其精密程度罢了。
最普遍的做法,是运用一部或多部的收银机配备扫描系统,连接到店内的一部中央控制器,控制器多为功能强大的PC机或工作站,管理存货资料库。分店众多的公司,会再由分店内的中央控制器接驳到总公司的电脑中心装设的主机,负责在夜间整理营业数据。
据行内人士透露,使用扫描技术对零售方面有两大主要效益。就具体方面而言,采用了扫描系统,能够节省输入的工作量,减少雇员人数。至于无形的效益,则可以把货品控制得宜,并且掌握更准确的存货情况。以往需要数天甚至数星期才能得到的营业资料,在扫描系统协助下,每天都可取得最新资料。
香港货品编码协会推行原印条码,更使零售商节省购置条码内部打印设备,印制条码标签和货价牌的运作成本。
未来展望
香港编码协会将积极推行原印条码的使用。虽然,论普及程度以日本最高,但香港是自由港,工商界比较灵活,所以对原印条码的推动在亚大地区算是不俗,前景非常乐观。未来,香港编码协会与内地会有更频繁的交流。中国大陆已展开大型的推广活动,尤以大型的省市级展览会更令人振奋。据香港编码协会的资料,中国使用原印条码增长已是亚大地区之最。
其他方面,协会发展了EDI部门,帮助其会员处理扫描后的数据处理问题,进一步简化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订货单及发票处理等的数据传输。
转自:重庆条码网